华为天才少年大模型创业!原职级20,现主攻AI公文写作     DATE: 2023-12-10 05:23:29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第一批华为天才少年的少年一员 ,也入局大模型创业了。大模

谁?李博杰 。型创现主

华为2012实验室原成员,业原职级20(技术专家A级别)  ,职级作以第一批“天才少年”的文写身份于2019年加入华为。



离职前,他是大模2012实验室下属计算机网络与协议实验室助理科学家、副首席专家 。型创现主

再往前追溯 ,业原加入华为之前,职级作他是文写中科大少年班的成员 。

这就是少年最新曝出的人才转会消息,而且早在7月初,大模李博杰就发表博客,型创现主称自己希望投身AGI事业  ,“为基于0和1的硅基生命作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量子位还获悉,李博杰的精力将聚焦AIGC应用落地  ,现方向是公文写作和心理咨询,今后将主做大模型操作系统 。

李博杰其人

李博杰,今年31岁(1992年生) ,主要研究方是与AI相关的数据中心网络和系统。

曾在SIGCOMM 、SOSP 、NSDI、ATC、PLDI等多个计算机国际顶会上发表多篇论文 。



公开资料显示,李博杰高中时拿下了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

2010年,他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学习 。在校期间 ,担任中科大镜像站USTC Mirrors的维护者。

2014年 ,李博杰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 ,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MSRA的联合项目 。

这个项目每年在中科大招收20名左右的大三学生 ,让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并且在微软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等到实习2个月后,将从中挑选7人(左右)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生 。

此阶段,李博杰的研究方向是数据中心网络和可重构硬件(FPGA)上的编程。

他先是师从MSRA无线与网络组的研究员谭焜  ,同时也以MSRA首席研究员、微软全球合伙人张霖涛为导师。

博士就读期间 ,李博杰曾“小露锋芒”,其参与的工作ClickNP被当年的SIGCOMM 2016接收。

ClickNP是一个FPGA加速平台,适用于具有商用服务器的高度灵活和高性能NFs。

也是因而这篇论文,他成为彼时中国最年轻的SIGCCOMM一作(SIGCOMM是ACM通信专业组的年度旗舰会议) 。



最终 ,李博杰在2019年拿下博士学位。

也在2019年,8月份 ,李博杰成为华为“天才少年”招聘方案的首批人选之一 ,入职华为,加入2012实验室 。

从时间线上来看 ,李博杰进入2012实验室后的晋升不算慢 :

2019年8月入职 ,2020年年底获实验室优秀新员工,2021年12月升任助理科学家 ,次年1月任助理首席专家。

等到同年12月再次升职 ,担任副首席专家时  ,李博杰的职级已经是P20。

7月初,李博杰在自己博客上发布消息称,注册了溢价域名01.me。

理由是,因而“0和1”是二进制仅有的两个数位 ,选择这个域名是希望投身AGI事业 。

“为基于0和1的硅基生命作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



2012实验室“关不住的鸟儿”

2012实验室是华为的总研究组织 ,2011年由任正非创办,被外界称为“华为内部最为神秘的部门”。

据传 ,这个从事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名字灵感来源于电影《2012》 。

△电影《2012》截图,图源豆瓣

任正非认为 ,未来信息爆炸 ,会像电影中的末日一般出现“数字洪水” ,要想在未来生存发展 ,华为就得构造自己的“诺亚方舟”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实验室下属专门从事AI研究和能力构建的实验室 ,命名为“诺亚方舟实验室” 。

实验室下设5个部门。

分别为中央研究院、中央硬件工程院 、中央软件院 、海思半导体、研发能力中心。

具体来说,李博杰所在部门全称为“华为2012实验室中央软件院分布式与并行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协议实验室 。”

它隶属于2012实验室中央软件院 ,位置分布在北京 、上海  、杭州、深圳 、以色列特拉维夫。

李博杰本人在知乎平台透露,这个实验室由业界顶尖领军专家 、天才少年、博士和工程师组成 。

而他所聚焦的数据中心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 ,主要面向大规模异构并行计算系统。

目的在于使分布式系统整体算力线性增长 ,对低延时通信有一种“极致的追求” 。

所做项目大多为“有竞争力”的软件 ,追求1-2年后的商用,不需要像产品线那样追求“短平快” 。



△截图来源知乎

现在,这名在华为工作4年的天才少年,要离开华为 ,投身大模型创业中去 。

他曾在知乎上写下:

天才少年仅仅是一个招聘时用的称号 ,就像阿里星一致 ,离真正的“天才”还差得远。
对于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来说,就仅仅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一小步  ,在大项目中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

并且对于去年年末,同为华为天才少年的稚晖君的离开,表示理解,甚至能读出点“认同”的味道。

“在大公司里做一颗螺丝钉,项目周期漫长,起落无常,打个A对他来说未必有多大的激发,相反可能被工程流程中的条条框框搞得不爽。“他阐述道,“林子里的鸟儿是关不住的 。”

所谓知行合一,奔向大模型领域的李博杰 ,现在就是那仅仅关不住的鸟儿。

[1]https://ring0.me/

[2]https://www.zhihu.com/people/li-bo-jie/answers